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蔡殿中 周文榮)大水坪村,這個位于新化縣楓林街道的南端的村莊,這里曾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傳統農業村落,如今卻以黨建為引領,產業興旺為動力,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,展現出一幅幅生機勃勃、和諧美麗的鄉村新貌。
黨建引領,強基固本筑根基
大水坪村的鄉村振興之路,離不開堅強的黨組織引領。近年來,村“兩委”班子平均年齡僅41歲,均具備大專以上文憑,他們年輕有為,充滿活力,帶領群眾建設家鄉的熱情高漲。村黨支部堅持“圍繞發展抓黨建,抓好黨建促發展”的理念,不斷強化黨組織建設,提升黨員綜合素質和服務群眾的能力。通過定期組織黨員學習、開展主題黨日活動,黨員們的思想覺悟和黨性修養得到了顯著提升,成為了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先鋒隊和突擊手。
同時,大水坪村還積極探索自治、德治、法治、智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,充分發揮村民自治機制,拓寬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渠道,確保村務管理公開透明,村民真正成為村務管理的主人。在黨建引領下,大水坪村形成了和諧文明的村風民風,連續五年實現縣級零上訪,成為基層治理的典范。
產業興旺,鄉村振興添活力
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石。大水坪村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,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業,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之路。
在農業方面,大水坪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,優化產業布局,形成了以小水果種植、雙季稻種植、生豬養殖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體系。村里種植了葡萄、柑橘、紅心柚等果樹2000余畝,雙季稻種植面積達到900畝,大型養豬場3個,存欄生豬近3萬頭。同時,大水坪村還積極引進現代農業技術,改良果樹品種,提高農產品附加值,讓傳統農業煥發新生機。
在鄉村旅游方面,大水坪村充分利用其距離新化縣縣城僅10公里的區位優勢,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。村里修建了游步道、涼亭、公廁等旅游配套設施,打造了一條集觀光、采摘、休閑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線路。每到節假日,游客絡繹不絕,為村里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。
此外,大水坪村還積極招商引資,引進了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入駐。湖南闖天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入駐,不僅解決了村里農產品的銷路問題,還帶動了村民就近就地就業,增加了村集體收入。
鄉村蛻變,成果斐然展新顏
在黨建引領和產業興旺的雙重驅動下,大水坪村的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成效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水、電、路、訊等基礎設施基本滿足需求,農業生產灌溉用水、通戶公路、水毀道路修復等短板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。村莊規劃和“三化”(美化、亮化、凈化)工作深入推進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文化小廣場、垃圾車和灑水車等文化娛樂和環衛設施的配備,進一步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大水坪村先后榮獲了市文明標兵村、市美麗鄉村、市基層治理示范村、市同心美麗鄉村、市鄉村振興大比武提名獎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以及省水美鄉村、省同心美麗鄉村、省清廉創建樣本村(婁底市唯一)、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。
村支書蔡殿中表示,大水坪村將繼續加強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,努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,探索村企共贏發展道路,探索城鄉融合、“農文旅”融合和“三產”融合新路子。同時,還將支持做大做強村企業、著力發展村集體經濟、堅決守牢安全生產風險底線,以“闖創干”的精神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。
責編:曾金春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